108年【台南七股潟湖半日遊】
時間:108年12月13日
地點:台南七股潟湖及網仔寮汕沙洲
前言:
時逢寒冬卻是正值賞黑面琵鷺旺季,其實七股當地除了賞鳥之外,另一項頗受外地遊客喜愛的活動便是潟湖生態旅遊了,這可和府城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截然不同哩!正港出海企的啦!其實齁…祖素在內海(潟湖)遊船河,然後登上沙洲網仔寮汕『搧海風』,遙望對岸風光(??應該素馬公比較近,怎能跳過、讓過看到福建呢?)。
1:此次在【海寮碼頭】搭乘【龍海號】出海(龍山港及六孔碼頭亦有船隻可供搭乘),這龍海號算當地設備較豪華的機動舢舨,價格可能比龍山港的稍高些,好像一人350元,含回程碳烤新鮮蛤蜊和牡蠣(蚵)吃到飽。
七股海寮碼頭搭船處
龍海號等比例外觀
碳烤新鮮蛤蜊風味佳
碳烤牡蠣有青尚對味
2:沿途水道(航道)不時可見候鳥【鸕鷀】黑色身影兀自佇立在航道旁,踏上【網仔寮汕碼頭】後,映入眼簾的是招潮蟹的裝置藝術,一旁草編搭成的建築如沒猜錯,大概是七股當地魚塭著名特色【探更寮】,主人(或僱工)在內值更防賊的克難過夜之地,目前尚未完工…來日續探。由碼頭朝入口望去,立在上頭那塊即是【網仔寮汕】的地名標示牌。
候鳥【鸕鶿】身影
裝置藝術~招潮蟹
魚塭特色【探更寮】
網仔寮汕木製名牌
註:其實…自小即與這沙洲結下不解之緣,小時家貧迫使老媽得和一群歐巴桑去當臨時工,漁會有時找割草的就去,公所找人出海到沙洲上種木麻黃,也得一大早去,坐舢舨回來都七晚八晚了,三姐弟未入學時就這樣跟過去幾回,都嘛放牛吃草(應該說是吃沙)一整天,大概中午得多負擔三個小毛頭的餐費,工頭索性叫我們別再跟,但是家裡沒大人,後來老媽把我們丟在坐船的碼頭託人顧,有時是【八孔橋】、有時在【六孔碼頭】。印象中在八孔橋時,多半與那兩戶人家小孩(年紀相仿)在河堤下玩水或追招潮蟹;至於在六孔碼頭時,那些小孩太小了,真的無聊到跑去岸邊看人家釣魚,比較特別的是,有戶養鴨兼用網罟捕魚人家,屋旁竟有兩隻『鵜鶘』耶!聽說是從大陸過來過冬,每年定期往返兩地,奇了!還與該漁戶建立不錯的依存關係。唉!童年往事只能追憶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