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級生的童年記趣【打燈籠過元宵】
小三那年寒假過完年十幾天左右,見附近鄰居有人大白天提著一盞燈籠在晃悠,擺明了在四處炫耀著新玩具,我們也不甘示弱自己動手去做,看了堂哥的示範後,回家翻出床底下那只之前拿來養蟋蟀的餅乾鐵桶,側面用大鐵釘多釘出幾個洞,底部也用大鐵釘多釘幾個,被堂哥嫌洞孔太小,便拿螺絲起子照原洞孔來挖大一點,接著底下釘一根鐵釘當做插蠟燭的底座,桶子上再加鐵絲綁上一根小木棍,插好蠟燭就大功告成,點上火柴棒試點一下,嗯…挺不錯的!
沒想到那居炫耀一圈繞了回來,取笑說:「你的燈籠醜斃了,哪有我的漂亮?」不願與他多做爭辯,只回他:「那又怎樣?會亮就好,不然…不用錢的你是做得出來嗎?」他帶著嘲笑口氣說:「啊…做得那麼醜,也不會叫你爸幫你買一個?」懶得理他便雙手交叉胸前不以為然道:「等到了晚上你就知道誰的較厲害。」
晚上吃完晚餐,老媽再端出『湯圓』:「吃完再出去玩。」看了上頭有茼藁問說:「這湯圓怎麼這麼大顆?還有青菜在上頭?(嚐了一口湯)咦?怎麼是鹹的?」還質疑印象中的湯圓沒這大顆,味道應該是甜的才對啊!老媽連忙解釋這是有包餡的『元宵』不是湯圓,原來吃元宵是吃這個呀!她又說以前一向吃鹹的習慣,怕我們吃太多甜的忘了刷牙會蛀牙。後來聽說甜的是包芝麻餡或花生餡,好像單價比較貴,她為了省錢才沒買,看三姐弟滿臉失望才說下次一定記得買甜的。
隨便吃一顆交代一下便急急忙忙提著燈籠往門外走,風有點大點了好久才成功(老媽不許我們小孩子在屋子內點燈籠),當然提著它到處晃,一路上果然遇上幾個同好,便邀約結伴往附近就讀的小學走去,幾人還跑到廚房後頭的兒童樂園去追逐玩樂,要不是人多加上頭頂上的滿月映照下,這平常夜裡有點陰森可不來哇!
不久幾人便開玩笑說太晚了會有『那個』出現,一群人便笑鬧著趕緊離開,途中遇見那位臭屁愛炫耀的鄰居求援,原來他因提著燈籠跟在大伙兒後頭跑,沒想到風有點大把燭火吹歪吹熄了,他停下來重點燃後,起身時不小心線脫落造成蠟燭燒到紙製燈罩,就帶著殘餘焦黑的燈籠鐵絲架繼續跟在大家後面,哪知一聽夜晚兒童樂園(靠近廁所)可能有『那個』出現,這位從都市回來過節的嬌貴鄰居嚇壞了,人生地不熟的他差一點腿軟跟不上眾人,還好我和堂哥沒跑那麼快,他才央求我們讓他跟在一旁,邊走還邊拉住我的手,堂哥笑他:「沒事!那是人家開玩笑的。」還問他有沒有嚇尿褲子?
唉!真是…之前的那股臭屁勁跑哪兒去了?跟他手中的燈籠一樣中看不中用,一直緊拉著我右手,還害我在他用力搖晃下,將手中燈籠摔在地上,此時落在眾人後頭有些距離更使他嚇壞了,瞧著四周陰暗的教室更讓他發慌直抖還尖叫,真想賞他一巴掌住嘴再說。刮來一陣風點燈籠點了好久又讓他開始哭叫著,便嚇唬他:「再亂叫不是告訴那『那個』這裡有人嗎?你這麼想把它引來嗎?」他這才蹲下來趕緊住口不叫了。
唉!我又不是頭一回在黑暗中走路,雖然很少機會這麼晚了和人來校園,但頭頂明明這麼亮、身旁有人陪,又不是月黑風高有啥好怕的?真是服了他,本來沒想那麼多,被他這麼一亂叫亂搞一通的,望著四周黑影幢幢的校園,心裡都發毛倒有些怕了起來,點完燈籠趕緊離開這地方吧!用最快的腳步『酸』了。
哈哈!原來這叫『落荒而逃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