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級生的童年記趣【到外婆家過節.清明節】
清明節總是先回提前兩日回外婆家,有一年才小二吧!老爸回二伯家祭拜,老媽不知何事帶三姐弟回外婆家,進去和外婆說了些話便往門外走,跟著她到屋外左彎又繞著釋迦園外圍走了百餘公尺,赫然發現一座滿大的墓園,全是水泥砌成的,好像是來祭拜她爺爺的,三個小孩只好跟老媽的動作去祭拜。
清明節在外婆家吃『潤餅(春捲)』,菜色也是極其『澎湃』,當然是外公的作風,此時四個舅舅和幾個阿姨全回來,八個兄弟姐妹各自帶家人回來,加起來幾十口人的午餐可不止桌上這一桌的春捲啊!三舅媽是鹿港人,此時應大家要求一展廚藝,她個性溫柔婉約極其沈默,便為大家做一道拿手點心『煎蘿蔔糕』,其實煎得挺香的,好像加了葱酥去爆香,又炒了適量的沙茶醬吧!加上這蘿蔔糕還是她特地從家鄉帶來的,和平日吃的口感總有些不同,而裡頭蝦米等用料也是很實在。
下午四處跑玩累了,竟然還有點心吃,而且是大伙兒排隊搶的美食,由阿嬤親自下廚煮了一大鍋湯,也忘了先加蝦米還是什麼好料的,反正來這兒吃的東西就是比平日豪華,湯裡有肉絲是基本的,新鮮剛剝好殼的蝦仁及文蛤藏裡頭得好好撈呢!其他像爆香過的魷魚鬚聽說是外公的喜愛。
主食就是『麵疙瘩』,只見湯滾得差不多,阿嬤便趕緊喊著這些內、外孫先過來排隊,手一邊把揉好的麵團一丸一丸擠壓入湯鍋,瞬間熟了便一個個浮了上來,接著一碗碗盛給孫子們吃,而接過碗後對這剛煮好的麵疙瘩一咬,簡直是Q度十足好吃的無法形容,其他的海鮮配料反倒是襯托它的美味,而我最愛向阿嬤多要些裡頭的菜來吃,這『茼藁』可是我的至愛啊!
小舅聞香而來便要插隊,還被阿嬤笑著輕拍兩下手:「這麼大了『未見笑』來和小孩搶!」嘴巴這麼講,終究是她的小兒子,也大我們十來歲而已,就姑且當他是這些小孫子的『孩子王』先給了,誰叫平日過節都是他陪我們玩,還去買好吃的糖果、汽水或冰棒來哄我們呢!讓讓無妨啦!
有時阿嬤沒空煮麵疙瘩,阿姨們就用粿仔條代替來煮,不夠吃趕緊拿蘿蔔糕切塊稍滾一下來補。不知道為什麼,總覺得吃這一頓雖沒有過年回來時那餐『澎湃』,卻是這些孫子們吃得最開心的一餐。吃完還有一堆枝仔冰當飯後甜點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