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五年級生的童年記趣【孟母三遷之土角厝、竹籠仔厝】

 

打從四歲從城鎮搬到偏鄉後,住的便是當時鄉間常見的『土角厝』,那是老爸用爺爺留給他名下的貧瘠地蓋的,原先便是打算成家後搬來住,哪知和人合股做豬藥和豬飼料生意,便先拿來當小豬的試驗場,生意失敗後便把一家搬過來住,沒多久便生了一場大病回二伯的中藥房療養,那陣子三姐弟和老媽相依為命,有時三個小孩受不了思念老爸的孤單,便暫住外婆家好幾天才回去。

 

半年後,老爸病好了,見三個年幼小孩嗷嗷待哺,於是振作起來重新找工作,白天先去找報社看能不能兼差,中午回來又急急忙忙到各村莊兜售『麥芽糖』,那時整桶沒賣完的,就成了三個小孩的零食,真好!還有免費的零嘴可吃。有時還做起爺爺年輕時的老本行『賣漢藥』,大多進一些人蔘去賣,貨源自然是顧老家中藥行的二伯父了,可以先欠貨款賣出再還嘛!有時賺多一些便存著。

 

說起爺爺的老本行,那時是日本時代,他幾個兄弟很早便死,老大和老二前還留下妻小要他照顧,直至他答應了才肯嚥氣及闔眼,四房年輕多病,幫他娶了老婆沒幾年也死了,五叔公當時年紀小,也是讓當老三的爺爺養大,於是一家五房的老小重擔,全落在爺爺一人身上,而他白天便是靠著挑一擔漢藥到各地幫人看病並推銷(曾祖父跟他外公學過中醫並傳給爺爺),攢了些積蓄便買了一堆土地來放著,一來他眼光好盼著增值,二來在當時農業社會,只要肯努力耕種,也可為五個房頭的子孫各自留下一些產業可維持生計。

 

記得上小學前的某天,老爸突然找了一些工人來家中,看運來一地的竹竿讓我好奇去問要做什麼,原來是要在原本一房一廳的『土角厝』後面加蓋『竹籠仔厝』。由於沒法幫忙,只能在旁邊看一群大人在忙活著,沒一天工夫便俐落蓋好,這下房子變大了,還前後緊緊相連呢!

 

原來老爸覺得原來的屋子不夠一家五口住,客廳兼廚房加飯廳,晚上還得放個大白鐵浴盆(應該是俗稱而已)放入熱水兼一家人臨時的浴室,後面房間的竹床也是一家五口擠一起,三個小孩日漸長大,他未雨綢繆便決心提早蓋。終於,廚房兼飯廳和客廳,前面房間是三個小孩住,後面竹籠仔厝一半是老爸和老媽睡的竹床,簡單用三合板遮起來的另一半是簡陋的浴室、雜物間和放置燒熱水的窯。

 

就這樣一直住到小三暑假時,老媽和老爸商量著老姐也高年級了,總要點私密空間,不適合讓三姐弟再睡同一張床,於是在農會上班的老爸向銀行借了三、四十萬元吧!就在舊屋子隔壁空地規畫蓋兩層式樓房,先找建築師拿較便宜的設計圖來討論如何修改,從動土、打地基就半年左右,搭鋼筋及灌水泥及安門窗幾乎樣樣盯著,而且光樓梯就打掉兩次還重新換位置,中間梅雨及颱風天也停工,包商有時忙別的建案也沒做,材料費有時有爭議還停頓又去別處調貨,足足花了兩年左右才真正完工。

 

終於,在三個小孩和老媽千呼萬盼幾乎望穿秋水下,小六上學期冬天前,一家人得以正式搬進去住『樓仔厝』,不過很簡陋就是了,也住到我廿五歲才搬走到出生的鄰鎮買『販厝』來住,不過…剛搬走一陣子,一家人實在割捨不下被賣掉的老房子,在蓋新社區(五房頭共同決議賣掉)被拆掉前,各自私下回去看了幾次,老媽不會騎車和開車,都是說出來傷感再被我開車載去瞧幾眼後,不自覺從眼角留下難過淚水。後來建商拆了舊房子和祖厝,再回去看了幾次也不再難過,只是偶爾聊起陳年往事時,總會有股令人唏噓的感覺。

 

感情不光是人和人之間,或是對家中寵物貓狗才有,對於長年居住的老房子也是有依賴的情感在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土角厝 竹籠 孟母三遷
    全站熱搜

    3r2r1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